一场雪山与江河的奔赴,第四批“格桑花”完成镇江研学活动返藏

镇江 更新于:2025-10-22 11:16
  • 笑谈人生30922

    十月的江南,刚刚退去夏日的燥热,迎来了秋高气爽、如诗如画般的人间好时节。近日,25名来自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师生,跨过雪山、高原,穿过黄河、长江,在镇江度过了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研学之旅。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我要感谢张警官叔叔,是您让我们走出大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让我们不再是井底之蛙。”

    “张苏警官叔叔带我们去了很多地方,长江、博物馆……这些都要谢谢张苏警官叔叔,所以我们走的那天,给他送上了洁白的哈达。今天我们要回去了,我们舍不得……”

    10月20日下午3时30分,经历了40多个小时、4000余公里的长途跋涉,此次研学的师生们安全回到了拉萨。在返程的火车上,旦增白珍、格桑卓嘎等孩子们,在笔记本上,用汉字写下了这些感受。

    因一句承诺,研学活动已经组织了四批。

    2019年、2023年、2024年,张苏先后三次组织藏族师生到内地开展研学,此次活动是他组织的第四次了,惠及近百名藏族学生。张苏是镇江市公共交通和单位内部安全保卫公安局高铁南站站前派出所所长,21年前入伍驻守青藏高原,后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马乡派出所工作,2013年调入镇江市公安局。

    这么多年,他一直倾心关注关心藏区孩子的成长。他陆续推动“西藏儿童成长陪伴计划”和组织大学生赴藏支教志愿服务,并协调优秀师资搭建“云课堂”平台,将书法、音乐等优质美育资源送到藏族孩子身边。截至目前,已累计向藏族同胞捐赠各类物资价值百万元。

    起初,带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他10多年前在劝导当地失学孩子重回课堂的一句承诺。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当地一届又一届在校学生为之努力的梦想和指引。“以前,看到学校里的哥哥姐姐到内地研学,当时我们低年级还不能去,总有一天,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去看一看……”这是参加此次研学活动孩子的心声。

    “因为有了到内地研学的鼓励,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以此为目标,更加勤奋学习,每次都争相报名参加。”带队教师、拉萨市德庆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扎西群培介绍,每次报名参加活动的学生都非常多,因为各种原因所限,学校也只能优中选优,这也形成了良好竞争的氛围,让整个学校的学习氛围更浓。扎西群培还说,很多到过镇江研学的孩子回藏后,学习更加刻苦,成绩提升更加明显,很多孩子都考入竞争很大的内地中学班,这对学生的帮助和影响都是终身的。

    行程满满,这是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

    10月15日上午7点多,张苏就和志愿者们坐上大巴车前往南京站迎接孩子们。当天,活动第一站到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随后又到了茅山景区,之后又观摩了中国镇江醋文化博物馆。“铁军精神”在每个孩子心里慢慢生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江香醋传统酿造技艺”给孩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看惯了雪山的孩子们,到了镇江,又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呢?游览长江,便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经历之一。10月16日,孩子们乘船驶入宽阔的江面,带给他们深深地震撼。孩子们不禁感叹,原来,诗歌里“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场面,比想象中更加辽阔。

    随后,在江苏南昆仑律师事务所,师生们参与了一场“模拟法庭”活动。模拟庭审以一起校园内的故意伤害罪案件为蓝本进行改编,20名镇江本地学生与西藏学生混合编组,分别扮演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沉浸式”演绎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宣判等环节,让法治意识深植学生心中。

    活动中,来自镇江市润州区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和藏区孩子们交起了朋友,大家互相交流,互换礼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相约以后通信联系,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若要盼得呦,红军来,岭上开遍呦,映山红……”活动最后,润州区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张凌淼小朋友为藏族小伙伴们献唱一首红色歌曲《映山红》。稚嫩的童声抒发着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引发在场汉藏两族孩子们的共鸣,也赢得了阵阵掌声。

    和以往几次活动不同的是,此次还为藏区的所有师生开展一次心脏彩超的体检,重点筛查先天性心脏疾病。10月16日下午,师生来到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医生们为远道而来的西藏孩子们安排了系统性的心脏健康筛查和专题健康科普讲座。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学生进行心脏彩超、心电图等专业检查,并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考虑到青藏高原特殊的条件,常规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工作可能滞后,于是开展了此次体检工作。”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丁澍介绍了筛查工作的目的意义。

    “筛查工作只是第一步,后续针对藏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又没有明显经济能力治疗的儿童,我们将争取医院最大程度的支持,尽可能地为患儿提供全面的治疗。”张苏表示,这项工作他会持续跟踪跟进,利用内地三甲医院的专业医疗资源,守护藏区患儿的生命健康。

    活动期间,张苏还带领孩子们游览了金山、焦山、西津渡等景区和镇江博物馆,让孩子们体验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带着孩子们品尝锅盖面等镇江美食,走进电影院观看动画影片,来到超市为自己和家人挑选心仪的礼物。

    爱在延续,江河与雪山的对话还在继续。

    10月18日下午,此次研学活动最后一站,孩子们来到江苏科技大学。到达学校,四名孩子就围上了在此等候的该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蒋薇薇老师。2023年暑假,在张苏的牵头协调下,蒋薇薇老师带着5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德庆镇中心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当时还是二年级的几名同学,此次有幸来到镇江研学,一眼就认出了她。师生们先后参观了江苏科技大学船舶文化馆、校史馆,体验了源远流长的蚕桑文化。江苏科技大学对外合作处与德庆镇中心小学共同签署支部共建协议,深化“西藏儿童成长陪伴计划”云课堂建设成果,助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我回去后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考到江科大读书。”四年级学生旦增塔克对船舶文化馆各类船模印象深刻,他说,真切感受到祖国工业科技的强大,更加坚定了好好学习的信念。

    这是一场雪山与江河的奔赴。四天的研学行程充实而又快乐,孩子们更是收获良多,依依不舍。10月18日晚9时许,在孩子们感恩惜别的泪光中,在师生们一声声道别里,张苏和志愿者们站在站台,向他们挥手告别。

    “走出大山,不只是换了天地,更是在金山的江、茅山的风、锅盖面的香里,把走出高原雪山、走向更大世界的心也慢慢撑得开阔了。”学生索朗央宗如是表达了此次活动的收获。“离开镇江时,心中满是不舍。这片土地,既有历史的深沉,又有山水的灵秀,更有人情的温暖。它让我看到了不同的风景,也让我收获了成长与思考。这份记忆,定会在时光里愈发珍贵。” 学生米玛央宗如是说。

    带队老师扎西群培感触尤为深刻,他说,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交流,更是一堂生动且深刻的社会实践课。让孩子亲身体验祖国大好河山的壮阔和美好,这种经历远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据悉,此次活动由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张苏牵头发起,镇江市民族促进会、西藏高原红石榴镇江示范基地、南昆仑律师事务所等共同开展,主题为“强国复兴 童心逐梦”,活动也得到镇江很多爱心人士及热心志愿者的大力支持。

    “我曾在青藏高原工作、学习十年,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很深的感情,也从未忘记那里的孩子们。所以,只要我有机会有能力,研学活动我就会一直做下去。”张苏说,哪怕每次活动中能有一人因此受益,而改变了人生,他觉得这个活动就是有意义的,就值得永远做下去。

    江河终入海,雪山永屹立。这场江河与雪山的对话,只是开始,而非结束。

    文/仁行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