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新闻:早防早治不“忍痛”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镇痛周科普及义诊活动

镇江 更新于:2025-10-29 11:20
  • 南宫三玲
    来源:镇江市卫健委_媒体舆情】

    “戴主任,我这老毛病又犯了,疼得下地都难……”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的中国镇痛周科普及义诊现场,70多岁的张老先生(化名)向该院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戴甫成倾诉着困扰。半年前,戴甫成在义诊服务下基层的活动中,在乡镇卫生院通过神经阻滞治疗缓解了他的腰腿痛,但近日因从事挑担等重体力农活,他的痛疾复发。

    在详细检查后,戴甫成建议:“疼痛反复发作可以考虑做椎间孔镜手术。在腰部侧方开一个七八毫米的小口,把突出物取出来,有望彻底解决问题,三天后就能下地。”

    “很多人认为疼痛不是病,忍忍就过去了。加上基层疼痛诊疗手段相对单一,部分患者几次治疗不见效,就可能放弃,甚至因疼痛丧失劳动能力,形成恶性循环。”戴甫成介绍,目前,我国疼痛患者总数已近3亿,且每年以约2000万的速度增长。“传统观念认为慢性疼痛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但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工作节奏加快,疼痛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龄层均居高不下。”戴甫成说,目前疼痛门诊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由于公众对疼痛的认知仍显不足,导致许多患者,尤其是中青年,错过早期干预时机,发展为慢性顽固性疼痛。

    “在疼痛科,常见的疾病包括颈肩腰腿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肌肉软组织损伤以及癌性疼痛等。疼痛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不可忽视。”戴甫成提醒,急性疼痛若超过一个月未缓解,就可能转为慢性疼痛,进而对神经、心血管、消化、免疫等多个系统造成损伤,甚至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他建议,若疼痛持续一个月以上,应前往正规医院疼痛科进行专业筛查与评估,实现早识别、早治疗。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疼痛门诊开设于1989年,最初由麻醉医生兼职,每周仅半日门诊,患者寥寥。凭借可靠的疗效和患者口碑,门诊量逐年攀升,并于2016年正式成立疼痛科。目前,该科年门诊量超万人次,每年收治数百例因颈椎腰腿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等住院的患者。

    面对庞大的患者群体,专业的疼痛诊疗至关重要。戴甫成介绍,疼痛科作为一级临床科室,其诊疗模式独具特色。“我们通过临床、影像、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生化等手段明确诊断,采取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微创介入技术治疗疾病,是具有极强专业性的临床科室。”戴甫成解释道,对于椎间盘突出、三叉神经痛等复杂疾病,疼痛科拥有独特优势,“例如,对于椎间盘突出,我们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或椎间孔镜手术,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恢复快,而且费用低。对于号称‘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传统开颅手术风险高,现在我们采用射频或微球囊压迫技术,安全高效。对于难治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我们采用高电压脉冲射频或脊髓电刺激技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帮扶基层提升专科诊疗水平,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将技术帮扶和人才培养作为长远之策。戴甫成介绍,科室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通过组建专科联盟、对口帮扶、每周派专家下沉坐诊等方式,将规范的疼痛诊疗知识和技术下沉基层。同时,已持续十年到基层医院开办“疼痛基础知识与适宜技术培训班”,规范培训基层医生,帮助基层医生熟练掌握如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冲击波治疗等简单易行、见效快的技术,不断壮大基层镇痛力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