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原名润州,在历史上,镇江和徐州之间的关系主要源于它们的行政区划演变和地理位置。
1. "地理位置":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古称“南徐”,而徐州位于长江以北,因此有“北徐”之称。由于镇江与徐州地理位置相近,所以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2. "行政区划演变":在历史上,镇江和徐州都属于徐州地区。例如,在东晋时期,润州(镇江)和徐州(北方的徐州)都归徐州刺史管辖。南北朝时期,润州和徐州也常常被合称为“徐扬”。
3. "南徐州的设立":南徐州的设立与北徐州有关。在南北朝时期,为了加强南方防御,南朝宋孝武帝设立南徐州,治所在今镇江市。由于当时镇江被称为南徐,因此南徐州的名称沿用至今。
4. "历史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镇江逐渐取代了南徐州的名称,但“南徐州”这个名称仍然与镇江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人们将镇江称为“南徐州”。
总之,镇江之所以被称为“南徐州”,主要是因为它位于长江以南,历史上曾属于徐州地区,并且与北方的徐州有着密切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联系。


举报 -
徐州是华夏古九州之一,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禹舜时期,汉代时为汉朝十三州之一,是较为富庶的大州。
但是在东汉末年后,北方地区一直陷入了战火之中,徐州深受其害,先是汉末的黄巾起义、再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后是五胡乱华北方十六国的战争,整个北方打成了一锅粥,在乱世中北方百姓流离失所,为了活命只能举家向南迁徙。

而此时的东晋、南朝一直是处于相对统一稳定的净土,而且也是华夏汉人正统政权,再加上南方政权的统治需要,所以不断的出台政策支持北方人南迁,给予北方流民土地和籍贯,所以大量的北方人源源不断的迁到南方避祸,这里面就包括大量的徐州、兖州、青州的百姓。
东晋初年,司马氏衣冠南渡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跟随东晋政权南迁的北方百姓多达百万余众,这时候他们的安置就成为了东晋王朝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南方在东吴、晋朝时一直是处于地广人稀的待开发地带,而制约当地开垦土地发展经济的因素就是劳动力稀缺,现在北方大批流民迁入,就需要重新的行政区划,为了彰显了东晋皇帝收复北方的决心,就在长江下游的地区设置了侨置郡县,这里面就包括南徐州、南兖州等,为北方流民重建家园,给了南迁的百姓回归故里的精神寄托。
镇江改称为南徐州是在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宋文帝把江南以南改为南徐州,治京口(今江苏镇江)把北方徐州流民迁入到了京口,京口也是距离刘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最近的一个城邑,除了有侨置郡县的原因外,还有刘宋皇帝个人政治考虑和乡土情土蕴含其中。

因为南朝刘宋政权的缔造者刘裕就是徐州人,其祖先是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楚王刘戌一系,而支撑其政权的核心将领和王牌部队北府兵也多为徐州人,所以特意把南徐州设置在了距离南京较近的战略要地京口。
综上,镇江之所以叫南徐州,是因为在东晋、南朝时期,是北方徐、兖各州南迁的北方流民的主要迁入地,所以按照北方原有地名重新设立了郡县,直到隋朝建立后才正式废除了南徐的名称,但是民间却依然习惯称呼为南徐,在唐、清各朝代的书籍诗词中也依然能够看到南徐的说法。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