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扯澄清,即将迎客的“镇江南”项目误解致歉,标题本意仅是轻松调侃!

镇江 更新于:2025-06-23 23:24
  • 手机用户3700532953丸
    胡扯:即将迎客的“镇江南”

    由于不严谨,产生了误解,致歉!标题本意:笔者胡扯扯,即将迎客的“镇江南”
    由此带来的伤害,笔者十分内疚……

    漫长的扬溧高速公路拓宽修建,也让镇江南收费站,搭上扩建快车道。笔者昨下午初探真容,定睛思索,其收费站的建筑群落,能代表镇江文化的根吗?真正意义又是什么?按艺术品的黄金比例切分,以苏南少有青山为背景,比例尺寸有点余味未尽,浪费山河的美好(其后面的大盆景,空悲凉)。

    扩建带来经济速度的狂飙,本非一件坏事。然真正的意义,应当在急速驰骋中依然懂得缓驰以凝神——需要以温润之心摩挲镇江的历史骨血;需知那被机械臂推平的地表曾长满名为故事的青苔;需明白在追求形式黄金比例时,切不可切割了城市与山水的灵魂脐带。莫让崭新的入口,同时成为文化断裂的出口;亦勿使得钢筋水泥的扩张成为遮蔽青山远岫的幕布——那才是对这片山河厚土最荒芜的浪费,是繁华路上最深切的悲叹。

    真正“镇江文化”的根系,不在这崭新的水泥站台表面;根埋藏在长有青苔的古街石板深处,在弥漫街头巷尾的米醋味道里,亦融于山峦默默吐纳出的气息中。
    也许是汉晋,也许是后唐及南宋的文化传承。当现代之“器”与历史山水文脉相接,镇江那穿越千年的精神图腾才能在疾驰的车窗外,隐约现出真面目,十里长山错落有致,昭明太子读书台的典故,都是彰显苏南独一无二的山水城市特色之处。#镇江# #镇江#

    欧阳修曾曰: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镇江热线

    午安朋友,欢迎您来批判笔者的拙文。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