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孓一只猪
“胆子不是一般的大!”江苏镇江,一男子和好友承包20亩鱼塘,并在里投入5000余条青鱼,其中带标记的“标鱼”700余条,要是钓到一等奖的标鱼,能拿到30万元,每次入场费是1680元,一次5个小时,短短1个月,男子和团伙获利60余万元!
据荔枝新闻6月26日消息,事情发生在镇江,男子打着钓鱼的幌子开设赌场,标鱼的价格各不相同,如果钓到,最低也能领取500元的奖励,这吸引了不少人
开头:反常的“钓场”
“老刘,听说镇江那边有个钓场,钓着‘标鱼’能赢30万!”
“啥?钓条鱼给30万?哪有这好事,别是骗人的吧!”
2024年春天,镇江钓友圈突然传开个“爆炸性”消息:城郊有片20亩的鱼塘,老板往里头放了5000多条青鱼,其中700多条是带标记的“标鱼”。钓着一等奖标鱼,直接奖30万!最低的标鱼,也能拿500元。而且入场费明码标价:1680元钓5小时,钓不着就当花钱买乐子,钓着标鱼就暴富。
爱钓鱼的老陈坐不住了。他在工厂干了半辈子,每个月就盼着发工资去钓两天鱼,听说这事儿,把烟屁股一踩:“我得去试试!万一运气好,钓条30万的,后半辈子不用愁咯!”
中间:钓场里的“赌局”
老陈到了那鱼塘,嚯,人真不少!四五辆豪车停在路边,钓友们拎着竿子,眼睛直勾勾盯着水面,跟盯着聚宝盆似的。鱼塘边上,几个穿黑T恤的汉子负责收“入场费”,登记、开票,流程熟得很。
“老板,真有30万的标鱼啊?”老陈凑上去问。
“那能假?钓着一等奖标鱼,当场转账!”一个寸头汉子拍着胸脯,手机里还翻出“转账记录”给老陈看——确实有一笔30万的款打给了钓友。
老陈咬咬牙,交了1680元,选了个钓位坐下。竿子刚甩下去,旁边就传来欢呼声:“中了!中了个500元的标鱼!” 一个小伙子蹦起来,黑T恤汉子立刻扫码转钱,动作麻溜。老陈心里更热乎了,觉得自己也能撞上好运。
可钓着钓着,老陈发现不对劲。那些总钓着标鱼的“高手”,咋看都像托?有个穿红衬衫的,一上午钓了3次标鱼,每次都是小奖,加起来赢了2000多,可算下来,他交的入场费早超过这个数了。而且,黑T恤汉子们眼神总飘来飘去,盯着钓友们的鱼漂,好像比钓鱼的还紧张。
更蹊跷的是,鱼塘里的“标鱼”规则,越来越像赌博。入场费是“赌本”,标鱼奖金是“赌资”,钓不着就亏,钓着就赚,本质就是拿钓鱼当幌子,开地下赌场!
发酵:骗局露馅
这事没藏住,很快传到警察耳朵里。派出所民警小王负责摸排线索,他扮成钓友去侦查,交了1680元入场费,跟着钓了一回鱼。过程中,他悄悄记下黑T恤汉子们的分工:有人收账、有人盯场、有人当托,整个流程跟赌场“抽水”“放哨”“配门子”一模一样。
“这就是变相赌博!”小王回所里汇报,领导拍板:“彻查!”
专案组一查,更气人:所谓“钓场”,是男子张某和4个好友承包的。他们先在鱼塘放鱼,再给700多条鱼做标记,分成不同“奖级”,最高30万(其实根本没兑现过几次,大部分“大奖”都是托在演)。他们算准了钓友们想“以小博大”的心理,靠收入场费和控制标鱼中奖率,短短1个月,非法获利60多万!
“我们就是觉得钓鱼场能赚钱,没想那么多……”张某被抓时还嘴硬,可证据摆在眼前:转账记录、钓友证词、标鱼标记工具,铁证如山。
结局:法律的严惩
开庭那天,老陈也去旁听了。看着张某等人戴着手铐站在被告席,他心里百味杂陈。
“他们这是犯罪啊!利用我们钓鱼人的瘾,设套骗钱!”老陈跟旁边的钓友小声说。
法官当庭宣判:张某等5人以营利为目的,开设赌场,判处有期徒刑不等,并处以罚金。那些非法获利的60多万,全部没收上缴国库。
走出法院,老陈长叹口气:“钓鱼本来是个清净事儿,被这些人搞成赌博骗局。以后可得擦亮眼睛,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小便宜准吃亏!”
这事在镇江传开后,钓友圈里也炸了锅。大家才明白:真正的钓鱼,钓的是山水间的自在,是跟鱼较劲的乐趣,要是沾上赌博心思,再好的钓场也会变成“陷阱”。
观点升华:
钓场变赌场的骗局,藏着人性的贪婪与侥幸。有人想靠“以小博大”一夜暴富,有人想靠设局骗钱不劳而获,可法律从不会纵容这种“赌”。钓鱼本该是亲近自然的休闲,却被扭曲成赌博工具,这提醒我们:别让贪心蒙蔽双眼,也别让爱好成为违法的遮羞布。守住底线,才能钓住生活里真正的“大鱼”——踏实、心安,还有对规则的敬畏。
